简单来说,比特币序数是通过在比特币区块链上的单个聪(satoshi)上刻录内容(如艺术或媒体)创建的数字收藏品。每个刻录的聪都是独一无二的,可以像不可替代代币(NFT)一样被拥有、收藏和交易。
从技术上讲,序数是一种为每个单独的聪分配唯一编号的系统,即比特币的最小单位,相当于0.00000001 BTC。这种编号系统使得可以识别和跟踪特定的聪。一旦能够识别和跟踪特定的聪,就可以在单个聪上“刻录”数据,如图像、视频或文本。刻录的数据成为与该特定聪绑定的独特数字文物。
比特币序数基于“序数理论”,其提出了一种方法论,为聪赋予个体身份,并在比特币网络上跟踪其所有权和转移。
比特币序数的概念由程序员和艺术家Casey Rodarmor提出,他称之为“序数理论”。序数理论提出了一种逻辑顺序系统,根据它们在区块链上创建的顺序为每个聪分配唯一的“序数”编号。这为每个聪赋予了个体身份。
关键思想是,通过给聪编号,用户可以通过将任意数据(如图像、视频等)附加到其序数上来在特定聪上“刻录”数据。这些刻录的数据在比特币区块链上有效地成为独特的数字文物或NFT。
Casey Rodarmor于2023年1月首次发布了序数理论白皮书,概述了技术细节。然后,他于2023年1月21日在比特币主网上启动了序数协议,铸造了首个序数刻录。
这次启动得益于先前的比特币升级,如2017年的Segwit和2021年的Taproot,它们增加了区块大小和链上存储任意数据的容量。这为将较大的数据负载(如图像)直接刻入比特币交易铺平了道路。
比特币序数通过在比特币交易中嵌入额外数据来运作。这些数据包括序数,即分配给每个聪的唯一标识符。序数根据聪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被挖掘的顺序分配。例如,第一个被挖掘的聪被分配序数#1,第二个聪是#2,依此类推。这个编号系统允许每个聪被唯一跟踪和转移,使其不可替代(彼此可区分)。
一旦聪被编号,用户可以通过将数据附加到其分配的序数上,将数据(如图像、视频、文本等)刻录到特定聪上。刻录的数据成为与特定编号聪绑定的独特数字文物或NFT。
刻录的技术过程包括几个步骤:
这一过程的关键推动因素是Segwit(隔离见证)和Taproot。Segwit于2017年引入,将区块大小限制从1MB增加到4MB,并将签名数据与交易数据分离,允许每个区块中有更多交易,并在费用计算时折扣见证数据的权重。2021年激活的Taproot移除了见证数据的大小限制,使得更复杂的脚本可以包含在交易中,并引入了Schnorr签名和Merkle树抽象等新脚本功能。
相似之处
不同之处
链上数据存储:与传统NFT存储链外数据不同,序数将数据直接且永久地刻录到比特币区块链上,确保了更大的不可变性,并减少对外部链接或存储的依赖。
安全性:利用比特币网络的强大安全模型,确保序数安全且不易被篡改。
与比特币基础设施的兼容性:序数更容易与现有的比特币钱包、交易所和基础设施兼容,使其更易于管理和交易,确保流动性。
创新:序数的发展鼓励了比特币生态系统内的创新,可能导致新应用和用例的出现。
可扩展性问题:比特币的区块链未针对高频交易进行优化,这可能限制序 数的可扩展性。序数的兴趣和采用增加可能导致比特币网络拥堵,可能增加交易费用和处理时间。
大小限制:比特币区块链有大小限制,限制了可以刻录为序数的数据的数量和复杂性,可能限制其用例。
简单功能:与以太坊NFT不同,序数不支持智能合约,限制了其在自动版税支付或高级交互等领域的功能。
环境问题:与所有比特币交易一样,创建和交易序数需要耗能的挖矿,增加了与工作量证明区块链相关的环境影响。
高成本:由于比特币网络的交易费用,铸造和转移比特币序数NFT的过程可能昂贵,使其对某些用户而言难以负担。
探索购买、出售和交易加密货币的顶级平台
探索购买、出售和交易加密货币的顶级平台